《中國慈善家》2021年第4期
2021年8月10日上市
姍姍來遲的東京奧運讓人們感受到久違的“四海一家”氛圍,至少在這十多天里,蔚藍星球上的居民們還可以為了同一場大型賽事歡喜與共。這就是體育的價值,讓人們暫時忘掉疫情,忘掉種種無形的壁壘。盡管東京奧運堪稱史上最貴,但它依然不失為撫慰心靈的公益盛事。
作為賽場上的主角,冠軍們受到萬眾矚目的時間是短暫的。漫長的是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,以及巔峰過后艱難的轉型之路。
作為冠軍,他們的人生經歷已足夠勵志;作為公益人,寶貴的人生經歷是他們公益力量的源泉。隨著體育價值的不斷嬗變以及全民體育時代的到來,運動健將們也將為年輕的公益慈善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。
賽事有終點,公益無止境。新賽道,體育公益人請登場!

封面故事 鄧亞萍:永遠喜歡新賽道 本刊記者/程昕明 她向來喜歡新賽道,也樂于學習新事物,更重要的是體育給了她最大的精神財富,一路拼搏,勇往直前。 冠軍楊揚 在競技場之外 撰文/本刊記者 邱慧 采訪/本刊記者 程昕明 邱慧 作為冠軍,她對體育的感悟不僅在競技場之內,更多的體會來自于賽場外的人生。 陳一冰 用體育精神做公益 本刊記者/吳可言 體育磨練他的意志,公益考驗他的耐心。 焦點 河南水災救援中的組織難題 本刊記者/邱慧 民間救援力量涌向河南,救災中如何打通政社壁壘仍是難題。 圖片故事 一個人的氣象站 本刊記者/吳可言 攝影/Evgenia Arbugaeva 冰雪融化時,科羅特基會走進巴倫支海測量水位,海水沒過了他的膝蓋。 社會 出獄365天:張玉環尋找張玉環 本刊記者/萬小軍 “以前就像是在一個鳥籠里面,現在出來了,感覺哪里都很大! 衛生 中國鄉土的抗瘧故事, 給新冠防控提供哪些啟示 文/龔怡潔 保持疾控系統的效力、保障基層前線人員素質和監測水平,將會成為持久性的課題,這將是我們未來應對“下一個新冠”的有力武器。 業界 “罰”出來的公益,可行嗎? 本刊記者/賀斌 你愿意為自己的碳排放交罰款嗎? 書評 數字化如何鎖定、管制和懲罰窮人 文/郜曉文 數字革命是否是一場由精英主導的游戲?普通人特別是貧困人口在數字時代的命運是什么?算法是否比人類更加中立、公正和明智? 專欄 譯界奇人許淵沖先生(代祭文) 文/ 資中筠 百歲老人許淵沖的出現,總算提醒世人,清華之成為大學,除工科外,還曾經是一所多學院人才輩出的綜合性大學。